要怎么打广告,才显得文艺范呢?

上传日期:2018年3月16日  浏览次数:741

   文艺,总是让人充满向往,它是现实世界通往精神世界的连接点,是生活路径和梦想路径重合的地方。文艺那么美好,但当它变成一种广告,如何打动这些挑剔的消费者呢,我们来看一下。

  一、说点阳春白雪的话

  冬天有汰渍,天天吃火锅。洗衣粉广告基本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展现。它们的广告策略就是提出问题,提供简单的解决方案,为了说明它们的解决方案更好经常采用对比法,所以这种广告往往看起来枯燥乏味。

  有文艺范的广告,一定会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也有外人所很难读懂的语言。这是文艺范的特质,也可能是做文艺范广告的瓶颈。但如果能在文艺的基础上说点意味深长的话,广告的影响力会更持久一些。

  二、需要灵魂

  以前商家都信奉同类产品质量最高,logo要大的准则。这个准则只适用在工业社会以前的经济环境。现在在这个产品过剩的年代,一个广告如果没有灵魂,其产品只能赚原料加工费,产品的溢价关键就在广告灵魂上,消费者的忠诚度培养也同样如此。这也是为什么同样是葡萄酒,欧洲酒庄的比国内贵几十倍甚至上百倍。除了历史原因还有就是欧洲酒庄广告都带有很深的文艺范啊。

  三、带点哲学味

  有的人抱怨为什么文艺范的广告都有一点哲学味呢?因为跟文艺范的群体有关。这是一群有着丰富敏感的情绪群体。他们喜欢学习新的知识,对有品味的生活非常期望。看轻物质世界,看重精神世界。他们喜欢观影、读书、听音乐,甚至用和别人不一样的充电宝。

  如春节期间知乎在电影院投放的广告片中,“我是谁?”“世界在哪?”“为什么努力?”“为什么爱?”抛出四个人生哲学命题式的广告语之后,得到的回答是“存在,因答案而不同”“没有答案,一切依然存在”。在年底闹哄哄的氛围中,部分人表示不明觉厉。不过不少知乎用户还是热衷于讨论它,甚至有人高冷地留言“懂的人懂”。

  四、常识中玩个性

  文艺范最好是来于本性,那就意味着不能从竞争对手身上找自己的文艺范。但眼下很多品牌大部分是这样干的,譬如:竞争对手用明星拍他也用丶竞争对手用书法体他也用丶竞争对手用古代场景他也用……也不管是为什么这么做?

  采用常识的广告展现根源只来自于人的传统文化、习俗等这些长期固态思维。所以要从根源需求上出发去做广告。从共性中挖掘个性的文艺范。打破常识的束缚,不按套路出牌让广告看起来更加新奇富有冲击感,而人们对新奇的事物往往都具有高度的好奇心,所以这样一来更容易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引起其注意。

转载:互联网